
今年来,祁阳市为有效解决农民工外出返岗就业难问题,充
分发挥用工服务、技能培训、就业援助等职能作用,多措并举,多管齐下,有效促进了稳就业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。
一是把“信息”送到家门口。通过在全市22个镇(街道)组建劳务经纪人队伍,主动深入村(社区),将收集整理的1万余个园区用工信息、23条促进就业措施等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送到群众手中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知晓政策、找到工作。同时,依托电视、网络、宣传车等平台,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双同步的方式,全方位、多形式,立体化开展招工宣传。年初以来,通过“祁阳智慧就业”发布招工信息33次,编制发送招工短信30余万次,印发“至全市人民的一封信”、企业用工手册、招聘信息宣传单等宣传资料30余万份,开展“春风行动”、“H5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3场次,共帮助906名就业困难人员、6100名农村劳动力和253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。
二是把“培训”办在家门口。根据对全市园区企业和农村劳
动力培训需求的摸排实情,本着“需要什么、培训什么,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采取“因人而异、按需开班”的培训方式,扎实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,通过开设“栽培工”、“畜牧养殖业”、“建筑工”、“月嫂”等特色培训班,有效化解农村农民工无技术、难找工作的难题;培训后,由人社部门组织职业技能鉴定,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,推荐合适就业岗位,让贫困劳动力享受技能培训、技能鉴定、执证上岗“一条龙”服务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开展政府性补贴职业技能培训6839人,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91人,均全部推荐就业。
三是把“车间”建在家门口。通过政府引导,引进社会力量
等方式,在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创建就业振兴车间,组织有就业意愿但又要在家照顾老小的劳动力从事农产品加工、手工工艺、服装纺织、电子、种养殖合作社等生产生活或来料加工业务,帮助群众尤其是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和增收致富目标。目前,祁阳市共有乡村振兴车间41家,其中厂房式脱贫车间20家,种养殖类季节性用工乡村振兴车间21家,已经全部复工复产,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704人。
四是把“岗位”安在家门口。在推进稳就业工作中,祁阳市始终把解决重点困难群众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在农村积极开发保洁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400余个,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394人,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85万元,真正让脱贫劳动力做到了就业增收、照顾家庭“两不误”。
五是把“班车”开到家门口。为解决在家照顾老小又在规模企业就业员工乘车难的问题,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园区稳定就业,祁阳市创新开通就业专线,直接将班车开到家门口,方便员工上下班,共开通了园区至黎家坪、白地市、八宝、白水、大忠桥等14条乡镇接送员工专线,每天接送员工1000多人次。同时,根据园区企业和城区员工的需求,开通了晚班公交车,班车费用采取“三方”承担模式,员工每天来回自付2元,享受城市公交待遇,其余部分车费由政府和企业各负担50%,此项措施的实施,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稳工率,取得了“三赢”的好局面。
责编:周红艳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向子顺专题
祁阳“两违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“回头看”专栏
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——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
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
祁阳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送解优专项行动
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
下载APP
分享到